抹灰砂浆的施工条件涵盖基层处理、环境条件、材料准备、施工操作、成品保护等多个方面,具体说明如下:
一、基层处理
清理基面: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、污垢、油渍等应清除干净,保持基面干净整洁无污渍。
修补基面:基面上有凹凸区域、裂缝或孔洞等情况,要先修补平整。例如,表面凹凸明显的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:3水泥砂浆补平。
润湿基面:提前24小时润湿基面,在石膏抹灰施工之前不能有明水。对于不同的墙体,如砖砌体、混凝土表面、加气混凝土等,应采取不同的润湿和界面处理方式。
设置护角:需要在墙面、门窗和墙角等区域做抹灰护角,以保护这些部位在抹灰过程中不受损坏。
二、环境条件
温度要求: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℃以上,固化过程温度不低于0℃。在冬期抹灰时,施工现场温度不得低于5摄氏度,应严格做好砂浆防冻工作。
湿度要求:炎热天气施工时,气温高,水分蒸发快,对抹灰层应做好保水工作,防止水分快速蒸发。遇雨天施工时,严禁泥块、其他杂质带入抹灰砂浆内,保持砂浆的清洁。
三、材料准备
材料验收:抹灰砂浆的材料,如砂、水泥等,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材料规范规定的标准。在使用前应加强进场验收,确保材料质量合格。
搅拌设备:搅拌设备应运行正常,使用前应检查搅拌桶是否洁净,使用完毕必须用水清理干净,以待下次使用。
配合比控制:抹灰砂浆应换算成体积比,采用专用容器(桶或车)计量,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。
四、施工操作
抹灰顺序:确定抹灰施工顺序,先上后下,从门口一侧开始,整个墙面连续施工。
分层抹灰: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,通常抹灰构造分为底层、中层及面层。当抹灰厚度超过一定限度时,应分次抹灰找平,分次抹灰时必须等第一遍干燥凝固后,再抹第二遍。
设置标筋:根据灰饼充筋,标筋的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度和高度确定,一般标筋宽度为50mm,两筋间距不大于1.5m。
细节处理:抹灰时应注意细节部位的处理,如门窗框缝隙、预埋件、线槽、盒通风箅子、预留孔洞等应采取保护措施,防止施工时灰浆漏入或堵塞。
五、成品保护
保护措施:抹灰完成后应对墙面及门、窗口加以清洁保护,门、窗框原有保护层如有损坏的应及时修补确保完整直至竣工验收。
防止碰撞:在施工工程中,搬运材料、机具以及使用手推车时,要特别小心,防止碰撞、磕划墙面、门、窗口等。
养护要求:抹灰砂浆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、水冲、撞击、振动和受冻,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沾污和损坏。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,一般应在抹灰24h后进行养护,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。